鐫
⒈ “镌”的繁体字。
⒉ 雕鑿用的器具。《說文解字•鐫字•段玉裁•注》:“謂破木之器曰鐫。”
⒊ 雕鑿﹑雕刻。如:“鐫石”。唐•白居易《新樂府•青石》:“不願作官家道旁德政碑,不鐫實錄鐫虛辭。”明•徐宏祖《徐霞客遊記•卷一下•遊嵩山日記》:“一山皆劈為崖,滿崖鐫佛其上。”
⒋ 比喻深記﹑銘記。如:“鐫心之感”。清•洪昇《長生殿•第四十六齣》:“鎮日家把嬌容心坎鐫。”
⒌ 官吏降級或免職。如:“鐫級”﹑“鐫黜”。《宋史•卷四七一•姦臣傳一•曾布傳》:“流貶鐫廢,略無虛日。”
鐫字UNICODE编码U+942B,10进制: 37931,UTF-32: 0000942B,UTF-8: E9 90 AB。
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engraving tool; carve, engrave
鐫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21画,部外筆画:13画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子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遵全切,音鋑。《說文》穿木鐫也。《釋名》鐫,鐏也。有所鐏入也。
又《廣韻》鑽也,斲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㧻也。晉趙謂之鐫。《前漢·溝洫志》可鐫廣之。《註》鐫,謂琢鑿之。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鐫山石。《註》鐫,猶鑿也。《抱朴子·臣節卷》昆吾彝器,能者鐫勳。《庾信·枯樹賦》雕鐫始就,剞劂仍加。
又《正韻》謫也。《正字通》中外官,降級曰鐫級。
又《說文》一曰瑑石也。《正字通》瑑圭璧上起瑑也。今刻石文曰瑑石。
又《集韻》將廉切,音尖。錐也。亦作鋑。
又《集韻》子兗切,音臇。《博雅》鑿也。
鐫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
穿木鐫也。从金雋聲。一曰琢石也。讀若瀸。子全切
(鐫)破木鐫也。謂破木之器曰鐫也。因而破木謂之鐫矣。从金。雋聲。子全切。十三部。一曰琢石也。此破木引申之義耳。凡似此者皆淺人所增也。讀若瀸。瀸在閉口音、非其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