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分一昼夜为百刻,三刻相当于今时四十三分。
引汉 卫宏 《汉旧仪》:“立夏立秋昼六十二刻,夏至昼六十五刻。夜漏不尽五刻,击五鼓;夜漏不尽三刻,击三鼓。”《文选·陆倕<新刻漏铭>》“自天观象,昏旦之刻未分” 李善 注引《五经要义》:“昏,闇也。旦,明也。日入后漏三刻为昏,日出前漏三刻为明。”《南史·到沆传》:“命羣臣赋诗,独詔 沆 为二百字,三刻便成, 沆 於坐立奏,其文甚美。”
⒈ 支持词语查询,简体、繁体、港台词均可。
例如 “ 三刻 ”、“ 漢語 ” 等;
⒉ 支持词语拼音查询,有无空格和声调均可。
例如 “ sān kè ”、“ san ke ” 或 “ sanke ” 等;
⒊ 支持词语简拼(首字母缩写)查询。
例如 “ 三刻 ”,输入 “ sk ” 或 “ SK ” 均可;
⒋ 支持单个汉字查询该字的组词。
例如 “ 三 ”、“ 刻 ” 等;
⒌ 输入汉字拼音以外的字符会自动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