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。
⒈ 明 清 时称县学为邑庠。
引《剪灯馀话·月夜弹琴记》:“到任三日,祗謁先圣于邑庠。”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宰悦,免 成 役。又嘱学使,俾入邑庠。”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二五篇:“绅 幼孤,而资质聪敏,年十三即入邑庠。”
⒈ 科举时代称县学为「邑庠」。
引明·李昌祺《剪灯余话·卷一·月夜弹琴记》:「到任三日,祇谒先圣于邑庠。」
⒈ 支持词语查询,简体、繁体、港台词均可。
例如 “ 邑庠 ”、“ 漢語 ” 等;
⒉ 支持词语拼音查询,有无空格和声调均可。
例如 “ yì xiáng ”、“ yi xiang ” 或 “ yixiang ” 等;
⒊ 支持词语简拼(首字母缩写)查询。
例如 “ 邑庠 ”,输入 “ yx ” 或 “ YX ” 均可;
⒋ 支持单个汉字查询该字的组词。
例如 “ 邑 ”、“ 庠 ” 等;
⒌ 输入汉字拼音以外的字符会自动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