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箕山之节的意思

shānzhījié

箕山之节



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

注音 ㄐ一 ㄕㄢ ㄓ ㄐ一ㄝˊ

解释 箕山: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、巢父隐居的地方。节:名节,节操。指归隐以保全节操。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亦作“箕山之志”、“箕颍余芳”。

出处吕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,曰:‘……请属天下于夫子。’许由辞曰:‘为天下之不治与?而既已治矣。自为与?啁噍巢于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于河,不过满腹。归已君乎!恶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颖水之阳,耕而食,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”

例子 尧舜在上,下有巢由,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,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。《汉书·鲍宣传》

用法 作宾语;用于人的节操。

繁体 箕山之節

近义 箕山之操箕山之志


箕山之节:成语接龙顺接

箕山之节:成语接龙逆接

别人正在查

趣笔阁 · 在线词典
©2023 qubige.com